你的位置:

bck体育最新版 > 新闻动态 >

  • 辉煌五连!揭秘中央红军如何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连胜五场

    发布日期:2025-02-04 22:36    点击次数:128

    惊艳五连胜!一探究竟,中央红军是如何在1931年5月16日至5月31日的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连续五战告捷的,首战便是富田之战。

    在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战中,红一方面军借鉴了第一次反“围剿”的策略,为成功击退敌人的第二次围剿奠定了基础。关键经验之一是精准挑选打击敌人。当国民党军分四路大举进攻中央根据地,一路势如破竹,到了4月23日,已经占领了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广昌等地时,红军主力在4月下旬秘密集结到了根据地前沿的东固、龙冈一带,主动靠近敌人,蛰伏了25天,等待着最佳时机来歼灭敌人。

    毛泽东、朱德他们决定先从国民党军的第5路动手,从西往东打,结果初战就赢了;而且他们还用“引蛇出洞”的策略,让敌人往苏区钻,结果红一方面军故意撤退了两次,最后在富田把敌第5路军的一部给收拾了。

    1931年5月12日晚,得知王金钰部的第四十六师和第二十八师正从富田出发,分头向东固进发。朱德和毛泽东随即下令:“为了打破敌人,巩固苏区并扩大战果,我们决定先消灭进攻东固的敌人,接着乘胜追击王金钰的部队,全力将其歼灭,以改变战局,完成我们当前的任务。”就在这时,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在5月14日黄昏时又收到了一个极其关键的情报。

    驻富田的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师部电台和吉安留守处电台用明码通信,表示他们现在富田,明天早上出发。吉安台好奇地问目的地,富田台回答是东固。他们以为红军没设无线电台,所以敢这样明目张胆地交流。台长王诤立刻将这一重要信息上报总部。而朱德和毛泽东也得知了,王金钰部右翼部队正分两路向东固进攻,上官云相的第四十六师从观音崖、九寸岭出发,公秉藩的第二十八师则从中洞出发。

    富田到东固之间有二十公里路,就俩条大道,中间还有难走的山岭。朱德和毛泽东想了个大胆的点子,叫做“钻牛角尖”。他们打算让红军主力从郭华宗师和蒋光鼐、蔡廷锴部之间的二十五公里空当悄悄向西移动,然后从两边包抄敌人,目标是干掉王金钰的第四十六师和第二十八师。

    5月14日晚上八点,朱德总司令和毛泽东政委下达了《攻击富田,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的命令》,要求红一方面军先解决掉这两个敌人师,并在15日对战斗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要想悄无声息地“钻牛角尖”可真不简单。那天深夜,毛泽东赶到正在正面攻打公秉藩师的红三军军部,和军长黄公略还有熟悉地形的向导一起,仔细研究西进的路线。他们发现了一条之前没注意到的秘密小路,就在东固到中洞大道南侧。毛泽东立刻下令红三军沿着这条小路悄悄前进,从右边包抄公秉藩师。这个变动对最终消灭那支部队起到了关键作用。

    5月16日,毛泽东他们急匆匆地上了从东固到中洞的公路旁的白云山,因为太赶了,他在一个小镇上匆匆留了张字条给朱德,告诉他改变计划,让大家也上白云山。可朱德还不知道红三军改变了西进的计划,拂晓前还是按照原计划带着总部从东固出发,沿着去中洞的路往西走。结果到了白云山下,碰上了公秉藩师的前锋部队。朱德赶紧让特务连,也就是总部的保卫部队,在满是树木的山坡上挡住敌人。公秉藩部用三个营的兵力猛攻,朱德指挥特务连边打边退,把敌人引到了两里多路外。毛泽东在山上听到枪声后,立刻带着部队从山上冲下来,把敌人赶跑了。最后,朱德和毛泽东一起上了山,一起指挥战斗。

    这时,红三军悄悄沿着山间小路来到中洞南边,藏在草丛树林里悄无声息地前进。由于红军行动保密,苏区人民也严守秘密,国民党军队进入苏区后一点消息都摸不到,以为红军主力还在宁都那边很远的地方,所以大胆地向东开拔。等公秉藩师的队伍都走出了中洞,红三军就从山上突然杀下来。公秉藩师才刚从北方调来,不习惯南方的山地战,面对红军这突如其来的猛攻,瞬间就乱作一团,四处逃窜。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公秉藩师的大部分部队都被红军消灭了。

    与此同时,左翼的红三军团巧妙地绕到敌后,摧毁了公秉藩部队的后勤基地,并在当晚突袭了富田。经过连续一整天的激烈战斗,公秉藩率领的第二十八师全军覆没。师长公秉藩被俘后,利用红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拿了三元银元混在俘虏中溜走了,而副师长王庆龙则不幸阵亡。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红三军也顺利进入了富田。

    多年后,公秉藩回忆说,那是个平常的五月十六日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晨练后,带着部队从固肢圩出发。一路上后方平静得像水一样,看不出任何异样。上午十点,队伍抵达山坑,突然一阵炮响,步枪和机关枪一起开火,响声震天,部队被打得措手不及,有的士兵马匹被打死打伤,横七竖八地躺在山路上和田地里。幸存的士兵也一片混乱,不知如何是好。那个由一万人组成的师团,转眼间就全军覆没了。随后,红四军和红十二军在追击中,又把上官云相的第四十六师一个旅的大部分给消灭了。

    16日,红一方面军对国民党军发起了猛攻,到下午3点时,把公秉藩的二十八师全给打垮了,还俘虏了副师长王庆龙和4000多士兵,还抢了3000多支枪和一台无线电台。到了16晚上,红军又对富田的敌人发起了进攻,第二天早上,又把上官云相的部队一个旅的大部分给解决了,又抓了3000多敌人,还缴获了1000多支枪和2门山炮。

    5月17日,红军队伍在富田齐聚一堂,成功打响了第二次反“围剿”行动中的首场战斗,富田之战就此宣告胜利。

    2. 白沙战斗:

    1931年5月19日,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军迅猛东进,在白沙拦住了正在逃跑的国民党军,趁他们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一举将郭华宗的第四十三师一个旅和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残部全歼,俘虏敌人三千多,缴获枪支两千多把。而得知消息的郝梦龄第五十四师也连忙在藤田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地撤到了永丰。

    19日,红三军和红四军在吉水的白沙一举击败了国民党郭华宗师和上官云相师的部分部队,俘虏了3000多名敌军官兵,缴获了2000多支枪。两天后,也就是22日,红一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在永丰的中村向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高树勋师发起了猛攻,经过一番激战,到下午1点时,他们成功歼灭了敌人一个旅,俘虏了旅长以下3000多名官兵,还缴获了3000多支枪和一台无线电台。到了27日,红一方面军又向广昌城发起了进攻,与守敌第五师打了一整天,晚上终于攻下了城池,消灭了部分敌人,还重伤了敌师长胡祖玉。

    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第二场关键的白沙之战也告捷。

    3.中村战斗:

    打完白沙那一仗后,红军照着计划继续往东边进军。这时,高树勋的部队第二十七师按照南昌行营的命令,从南团出发,经过中村往藤田前进,要去支援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结果5月21日,他们的一支部队先头部队到了中村。第二天一大早就,红军分两路把中村给包围了,把那个先头旅给全灭了,还把高师的师部给重创了。剩下的部队就往乐安逃跑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总指挥孙连仲赶紧下令,让李松昆的第二十五师在5月23日从东韶撤到宜黄去。

    第二次反围剿行动里,第三个交战点——中村一役已经大获全胜。

    4. 广昌战斗:

    毛泽东和朱德带着红一方面军到了宁都县南团。因为不方便老跟着军队跑,苏区中央局就留在了永丰县龙冈。后来,为了方便指挥红一方面军打战和管战区里的事,就又成立了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毛泽东当书记,朱德、彭德怀、林彪、黄公略、谭震林、周以栗都是委员。

    中村战斗落幕之后,朱绍良指挥的国民党第六路军中的胡祖玉第五师、毛炳文第八师和许克祥第二十四师,从头陂等地沿广昌方向向南丰撤退。24日深夜,朱德和毛泽东下令部队第二天早上迅速向东移动,意图抢在国民党军之前占领南丰城。5月25日,他们率领总部抵达了宁都与广昌交界处的洛口圩严坊村。当晚,毛泽东在那里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的首次会议。会上分析了敌情,毛泽东说:“毛炳文、许克祥的部队23日早上从洛口开始撤退,直到24日中午才完全撤离,预计敌人今天会在广昌和头陂一线集结,头陂的敌人(毛部一师)看起来有撤退的趋势,我们派第一军团去攻击他们,应该能够击退他们。不过,三军团还在吴村,如果我们攻下头陂,追击到广昌,那么三军团距离我们有一百里路,恐怕赶不上增援,这样就难以彻底消灭敌人。”

    所以,咱们得把两个军团都派去,专心对付毛炳文、许克祥、胡祖玉这三位。最后,会议决定大伙儿26号都赶到广昌县城西北边的苦竹地方集合,到时候咱们得全力以赴攻打朱绍良手下的毛炳文、许克祥、胡祖玉这三个师的部队。

    5月26日,朱德和毛泽东带着红一方面军总部到了苦竹,听说头陂的毛炳文部队已经撤到广昌,而广昌城里还有三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他们也在准备南撤。于是,毛泽东当天晚上紧急召集了会议,大家讨论后决定,既然敌人还在广昌,我们不能直接去南丰,那样敌人就在我们后面,行动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先打下来广昌,打败毛炳文、许克祥、胡祖玉这些人,为第二次战役创造更有利的局面,然后再追击敌人,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南丰,这样我们的筹款工作就能更顺利了。于是,他们决定第二天就发起对广昌城的攻击。

    5月27日那天早上,天上下着细雨,红军的主力部队在雨中勇猛地逼近了广昌城,从北、西、南三面发起了猛攻。国民党军队依托城外的坚固堡垒进行抵抗,同时掩护他们的部队向南丰逃跑。这场战斗非常激烈,每座山头都经历了多次的激烈争夺。经过一天的激战,红军最终消灭了城内的敌人,拿下了广昌城。因为大部分国民党军队都逃到了南丰,所以红军只击溃了胡祖玉的第五师的一个团,师长胡祖五在检查阵地时不幸被击中,重伤后不久就去世了。

    在第二次反“围剿”行动中,第四场关键战役——广昌之战成功告捷。

    5. 建宁战斗:

    在广昌战斗前,何应钦和朱绍良把福建建宁的刘和鼎部第五十六师调往安远支援广昌。但广昌失守后,刘师急忙从安远撤回建宁。5月28日早上,毛泽东在广昌城北的沙子岭召开了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第三次会,指出由于南丰城的桥梁已被炸毁,此刻去追击南逃的敌人已经来不及了。

    咱们得追上刘和鼎,先拿下建宁城,这样以后筹款就方便了。朱德和毛泽东赶紧带着红一方面军总部还有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的主力,马不停蹄地往东赶,直奔建宁城。刘和鼎他们没料到红军来得这么快,一点防备都没有。经过福田、白沙、中村和广昌的连续四场战斗,我们取得四连胜,29日我们就从广昌出发,直抵建宁里心。5月30号晚上,毛泽东在里心开了个会,详细部署了攻打建宁城的计划。那时候,建宁城里是国民党第五十六师在把守,师长就是刘和鼎。

    5月31日,红军趁敌人没防备,在建宁城后面突然发起猛攻。其中一个师迅速过河,从城前包抄敌人。城里的刘和鼎走投无路,只带着两个马弁抢了条船打算顺河逃走,但因为不会划船,加上水流急、礁石多,没划出多远就被红军密集的枪火击中,船撞到礁石上,刘和鼎掉水里,多亏马弁们拉住他,才没被冲走。直到傍晚,红军打垮了敌人好几个团,拿下了建宁城,还抢到了很多药品和军用品。第二天一早,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分三路围攻建宁城,傍晚时分就取得了胜利,俘虏了3000多敌人,缴获了2000多支枪和1架无线电台。当天晚上,毛泽东、朱德等人带着总部来到建宁城北边的一个天主堂。这下,红一方面军已经连续五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第二次反“围剿”大获全胜。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在建宁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战的第五战,也就是最终的这一战——建宁之战,咱们成功打赢了!

    第二次反“围剿”打得很爽快,朱德和毛泽东带的红一方面军从5月16日到31日,短短半个月就在八百里战线上连续取得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五场胜利,一共消灭敌人三万多,缴获了两万多支枪,还捞到了粮食、西药、电台、弹药等一堆军用物资。这样,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被我们痛快地打碎了,蒋介石的计划失败了。

    朱德评价说:“这场战斗打得很漂亮,是三次反围剿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们缴获了好多东西,敌军也有不少被打垮,有些甚至是被迫投降的。王金钰的部队,原本是清朝的老部队,战斗中抓了好多俘虏,最后都把他们放回了。而且,从吉安到建宁这一片北线,敌人也被我们彻底击溃了。”

    中共中央在八月的指示信中特别称赞了第二次反“围剿”战的辉煌成果,称赞一、三集团军在短短14天内突破敌军重围,转战四五百里,击败了敌人八个以上的师团,称这是无比伟大的胜利。

    5月31日晚,毛泽东在建宁西门的红三军团司令部开会,讨论战后情况,安排红军接下来的行动和地方事务,包括处理战俘和物资。他规定了红军和地方的任务:地方上要分田地、组建赤卫队和游击队、建立政权和党组织;红军要筹集资金、加强政治和军事训练、扩充队伍。会议还决定将建宁战斗中抓到的俘虏加入红军,并用缴获的5门山炮(其中2门来自建宁战斗,3门之前已缴获)来组建红一军团。




Powered by bck体育最新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